以Ontology 與 RDFS 設計一個個人化的情境感知服務,
只要不類似課本的旅遊應用,你可以自行選擇一個情境,
例如居家照顧,社會工作,校園應用,購物/娛樂/逛街,
參加社交活動(教會/廟會/舞會/...)等等都可以。
題目:旅遊導覽
RDFS
Dynamic
Web 2.0是一個新生的術語,它的應用可以讓人了解目前全球資訊網正在進行的一種改變——從一系列網站到一個成熟的為最終用戶提供網路應用的服務平臺。這種概念的支持者期望Web 2.0服務將在很多用途上最終取代桌面電腦應用。Web 2.0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不過它包含了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使到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盛;相反的,過去的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
Web 2.0應用特色的一些關鍵原則:
2. What is the Long Tail effect? Use examples to explain it.
2.1“長尾”的由來及含義:
長尾(The Long Tail)一詞最初由Chris Anderson發表在2004年的《連線雜誌》[1]中, 用來描述諸如亞馬遜和Netflix Real.com Rhapsody 之類網站的商業和經濟模式。長尾這一術語也在統計學中被使用,通常應用在財產的分佈和辭彙的使用。
亞馬遜這個案例上面,我們應用「長尾」概念可以解釋:它一半左右的銷售來自於比較熱門的商品,而另一半卻來自相對不那麼熱門的商品。這跟傳統的「二八定律」看上去非常相左,所以這個概念的提出在Web2.0的時代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資料來源 : 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Long_tail.svg
copy right: User:Husky Sunday 10 december 2006.
2.2長尾效應必須有三個前提:
2.2.1變動成本趨近於零:(製造、庫存、運送、銷售成本需降低甚至趨近於零)
長尾效應能發揮的條件之ㄧ,因你無法得知該商品何時會有需求、來自於何處相對時間的拉長
妳必須將手中的商品降低其庫存與製造率以期不會因時間的關係造成商品成本增加的難題例如Youtube, Amazon,Google,該公司商品幾乎皆已數位資料的模式進行stock,其儲存成本可相當低廉相反的,食材類商品因有保存期限的限制固食品類商品及不便於應用在長尾效應市場當中
2.2.2集客成本趨近於零:(廣告成本、商品便利性)
再好的商品若無人過問的話,屯放在warehouse 充其量不過就只是廢物,例如南極旅遊、北極光觀賞商品雖然好,但因其不便利性容易造成乏人問津的狀況發生,長尾效應的第二個關鍵是:消費者皆收商品訊息與到達成本也必須很低
2.2.3涵蓋率 x 召回率 > 期待命中率:
類似釣蝦ㄧ樣,店家開幕期間總是會多放些蝦子讓釣客收穫豐碩、ㄧ般賭場也都保證贏錢的道理是ㄧ樣,店家需要在能夠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又能夠讓顧客有賺到的期待與感覺,如此而來~長尾效應才能真正的發酵
2.3成功的“長尾”案例:
A、Google是一個最典型的“長尾”公司,其成長歷程就是把廣告商和出版商的“長尾”商也畫的過程。Aaz、Google是一個最典型的“長尾”公司,其成長歷程就是把廣告商和出版商的“長尾”商業化的過程。數以百萬計的小企業和個人,此前他們從未打過廣告,或從沒大規模地打過廣告。 他們小得讓廣告商不屑,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曾想過可以打廣告。但Google的AdSense把廣告這一門檻降下來了:廣告不再高不可攀,它是自助的,價廉的,誰都可以做的;另一方面,對成千上萬的Blog站點和小規模的商業網站來說,在自己的站點放上廣告已成舉手之勞。
Google目前有一半的生意來自這些小網站而不是搜索結果中放置的廣告。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代表了一個巨大的長尾廣告市場。這條長尾能有多長,恐怕誰也無法預知。
B、亞馬遜;一個前亞馬遜公司員工精闢地概述了公司的“長尾”本質:現在我們所賣的那些過去根本賣不動的書比我們現在所賣的那些過去可以賣得動的書多得多。此外還有很多,諸如維基百科、Netflix等等。
3. Watch the video of Steve Job's keynote at MacWorld 2007.
Share with us your thoughts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看完Steve job’s的演講讓我們知道消費型電子產品的發展應朝向,操作便利、外觀創新、整體質感與價格這幾項要點來發展,演講中Steve job’s 除了口頭禪”Boom”以外一直不斷地在強調其iPhone操作的便利性與外觀質感方面的震撼,Apple的產品在外觀上總是如此的令人驚艷
代工部分,有人傳言由鴻海獲得1200萬支訂單,但在會場不乏有廣達的執行長在會場,但令依消息指出廣達將淡出手機製造業,因次鴻海勝出的機會相信一定會高於市場預期,想必又將會對鴻海集團注入一支強心劑,
Reference: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B0%BE
ETtoday: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44000